9类危险品海运出口
检测机构要求
1. 从事锂电池类货物分类鉴定、运输条件鉴定及UN38.3测试工作的检测机构应具备国家法定的相关资质,并获取以下相应认证资质之一:
(1)中国检测机构和实验室强制认证(CMA),或;
(2)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CNAS),或;
(3)国际实验室认可使用组织认证(ILAC-MRA)。
2. 检测机构应当按照国际公约、国家有关强制性规定的检测规程或者方法、数据传输与保存等要求进行检测,其出具的检测报告应明确产品型号、检测方法、判定标准、检测起讫日期、检测结论等信息,并在检测报告上标注已获取的资质认证标志,如下图所示。
3. 检测机构应当在资质认定或认可的检测能力范围内,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出具检测数据、结果,其以下内容应与已认定的结构化能力范围相符:
(1)出具报告的实验室名称、地址;
(2)认可的授权签字人及领域;
(3)资质认定的检测项目;
(4)检测标准或者检测方法。
4. 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对其出具的检测报告负责,依法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
运输要求
1. 载运锂电池类危险货物的船舶应按照规定持有有效的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适装证书。
2. 载运锂电池类危险货物的集装箱船舶应遵守相应的航行、停泊、作业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海事管理机构规定的安全保障措施。
3. 载运锂电池类危险货物的集装箱船舶应当在具有第9类危险货物装卸作业资质的码头进行装卸作业。
4. 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柜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及锂电池动力汽车整车运输过程中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建议控制在20%~50%范围内。
5. 锂电池类危险货物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池或电池组在运输过程中损坏、短路。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或柜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每一电池簇的电池模块之间应采取断开电池维护开关、串联装置等措施断开电池外部连接,电池管理系统、储能交流器、监控系统等电器设备应处于关闭断电状态。
锂电池动力汽车整车运输时还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在运输过程中意外启动。
6. 锂电池类危险货物舱面积载时建议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阳光遮蔽,避免阳光直射,甲板水灭火系统应可有效覆盖货物所在位置,并可达到持续降温的效果;舱内积载时不应积载于仅设置有固定式二氧化碳灭火装置的货舱内,可积载于增配其它适合扑灭锂电池类危险货物火灾装置的货舱内。
7. 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建议舱面积载,垂直方向的积载不应超过船舶甲板的最大承重。
8. 锂电池动力汽车滚装运输应按船舶《货物系固手册》进行装载、积载和系固。
9. 杂货船运输锂电池动力汽车宜进行运输风险评估,根据具体的运输方式(包括裸车运输、集装箱运输),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须知和装船方案。装船前如需焊接新增系固点时,应确保足够的焊接厚度满足预期的安全工作负荷。
10. 船舶运输期间,船员应定期对装有锂电池类危险货物的集装箱或装货区域进行安全巡视,发现异常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类危险品是指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闭杯试验在60℃(相当于开杯试验65.6℃)或在60℃以下时放出易···
1.储能电池是什么?UN No.:3480联合国正确运输名称(中文): 锂离子电池组(包括锂离子聚合···
电动自行车出口欧洲要求一、依据《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电池驱动的车辆或电池驱动的设备,统一归类到 ···
电动滑板车出口是危险品吗电动滑板车出口属于第9类危险货物,除豁免使用危险货物包装的情况外,锂电池在运···